各地積極推行幫扶政策 推動旅行社經營全面恢復和高質量發展
自十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下稱“《政策》”)出臺近一月來,圍繞減稅降費、金融支持等舉措,各界積極響應。針對旅游業紓困提出了七條扶持措施,一系列新舉措也在持續醞釀中。在旅游業面臨市場收縮和艱難復蘇的今天,本輪政策讓市場主體和廣大從業者看到了政府助企紓困的堅強決心,也為消費增長和產業創新注入了堅定信心。
真金白銀各地幫扶漸次開展
旨在落實《政策》中關于“加快推進保險代替保證金試點工作,擴大保險代替保證金試點范圍”的要求,助企紓困,切實解決旅行社的資金困難。文化和旅游部日前發布關于同意北京市、天津市、湖南省、甘肅省開展使用保險交納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試點工作的批復。批復原則同意四地文化和旅游廳(局)報送的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試點工作方案,要求四地嚴格按照《文化和旅游部關于加強政策扶持進一步支持旅行社發展的通知》要求開展試點工作,支持旅行社積極應對經營困難,有效降低經營成本,推動旅行社經營全面恢復和高質量發展。據悉,此前文化和旅游部已批復同意海南、山東、山西等10個省份開展使用保險交納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試點工作并取得階段性成效。
積極為企業紓困,各地也開始多管齊下“輸氧供血”。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近期就聯合十二部門推出系列幫扶措施,如實施以獎代補措施,按照有關指標對旅行社和旅游演藝企業進行綜合考評,按排名位序給予位居前100名的旅行社10萬元至100萬元不等的紓困補助,給予位居前20名的旅游演藝企業30萬元至100萬元不等的紓困補助。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方世忠此前也表示,上海將繼續創制一批支持文旅行業助企紓困、提質增能的積極政策,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營造一流的文旅營商環境。此外,江蘇、山西等多地也在持續加大文旅紓困幫扶力度。
精準“滴灌”金融助力高質量復蘇
加強金融定向幫扶,堅持“輸血”“造血”并重。“政策從多個方面強調銀企合作,鼓勵符合條件的旅游企業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拓寬旅游企業多元化融資渠道。由此也將進一步緩解旅游企業的資金緊張情況,使得旅游企業能夠有更多精力聚焦在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助力旅游業在疫情常態化背景下實現高質量復蘇與發展。”張致寧分析指出。
我國旅游業復蘇與發展當前仍然面臨著諸多困難和挑戰,穩方向、穩預期、穩信心至關重要,而金融是支持旅游業紓困的重要手段之一。記者了解到,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為鞏固前期紓困成果,部分銀行也在持續加大支持力度以促進旅游復蘇振興。
為了紓困包括旅游在內的受疫情影響企業,諸如中行海南分行、郵儲銀行海南分行等,也通過創新擔保方式、為企業開展展期、還款計劃變更等操作,提供結合企業經營情況的個性化無抵押貸款產品,幫助企業解決資金周轉困難。
金融支持旅游業紓困是通過‘輸血’增強旅游市場主體的‘造血’功能。需要注意的是,金融支持旅游業并不是無償的,無論是獲得銀行貸款還是獲得發行債券資格的旅游企業均要有還本付息的能力,這將倒逼旅游市場主體積極轉換發展思路,增強自身發展動力,適應市場的新需求,開拓新的藍海,尋找更多新增長點。
內容轉自新華網:原標題--多項紓困扶持措施出臺旅游業復蘇迎“強心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