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m id="kk81l"></em>
            1. <em id="kk81l"></em>
              <em id="kk81l"></em>
            2. <em id="kk81l"></em>

                0769-82801009

                519929611@qq.com

                一文了解水生態監測的目的、指標和特點,水生態保護成重點

                2023-05-15 10:02:17 小黃

                近日,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水利部、林草局等部門印發了《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的主要目標,其中在水生態方面,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持續改善;127個河湖水體重現土著魚類或土著水生植物等。

                水生態保護工作的開展離不開水生態監測,水生態監測對引導地方開展水生態保護和修復,改善水生態系統健康狀況具有重要作用。那么,水生態監測主要監測什么?有哪些監測指標?指標設定有何考量?考核指標權重如何設定?生物監測技術有何特點?圍繞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水生態監測業務主管、高級工程師李曌。

                瀟灑培訓歡迎你(瀟灑學校)

                水生態監測的目的

                在水環境監測中,物理指標和化學指標能反映污染物的來源、濃度,能反映水環境的質量變化,卻不能體現污染物對生物的影響,也不能解釋水生生物對污染物的作用機理。因此,應用生物監測技術,從水生生物對污染物的利用角度反映污染物對生物的影響,展現污染物的潛在風險和威脅,是水環境監測發展的必然趨勢。

                水生態監測是指對水生生物及影響水生生物生長繁殖的生境、水質理化和水文等指標開展的監測工作。與水環境監測反映水體的污染狀態不同,水生態監測的目的是反映水生態系統的質量、結構和功能,從而對生態系統質量和完整性進行評價。

                以水生態監測評估水生態系統的質量和穩定性,準確識別水生態問題,反映水生態治理成效,對支撐水生態考核工作,引導地方開展水生態保護和修復,改善水生態系統健康狀況具有重要作用。

                水生態監測,監測什么?

                了解水生態監測之前,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水生態系統?李曌告訴記者,水生態系統由水生生物群落以及影響其生長繁殖的非生物環境組成,系統間各要素通過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等過程,達到動態平衡。而水生態監測,就是對水生態系統開展的監測工作。

                圍繞“水生態系統”,監測指標就包含在“水生境”“水環境”和“水資源”三方面中。李曌介紹,監測指標一般包括水生生物、水生境和影響生物生長繁殖的理化因子。

                理化因子就是常說的水質理化指標,“水質理化指標包括影響水生生物生長繁殖的水溫、pH 、溶解氧、電導率、濁度、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磷和總氮等,湖庫點位增測透明度和葉綠素A。”

                李曌介紹,水生生物監測的必測指標一般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著生藻類、大型水生植物等,魚類、生物體殘毒、環境DNA、穩定同位素等暫定為選測指標。

                水生境監測指標包括岸帶、棲息地和水源涵養區的人類活動、植被覆蓋、形態特征等情況,以及水體的水量、流速等水文情況。

                瀟灑培訓歡迎你(瀟灑學校)

                指標設定有何考量?

                這些復雜的監測指標是如何確定的?這其中有科學客觀而又全面具體的考量。李曌告訴記者,水生態監測指標的確定,主要考慮了5個方面:

                第一,以管理為導向,根據水生態保護管理需求,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監測指標覆蓋各類人類活動對水生態系統的影響。

                第二,科學合理,綜合考慮水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從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出發,科學設置監測指標,綜合反映水生態系統的質量和穩定性。

                第三,立足實際,從當前水生態監測能力現狀出發,將管理亟需、監測方法成熟、監測能力能夠支撐的項目納入必測指標,其他指標暫列為選測項目,穩步發展。

                第四,因地制宜,根據河流、湖泊、水庫等不同水體類型,以及不同流域的水生態系統特點,設置框架統一、特色鮮明的監測指標。如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監測,適合于河流和淺水湖泊,對于水庫等水位變化劇烈的水體或深水湖庫等較深的水體,則不適宜開展監測。

                最后,與國際接軌,充分調研歐美等國家水生態環境狀況評估項目監測指標,確定水生態監測的指標框架和內容。

                監測指標是一成不變的嗎?

                提到監測指標,很多人腦海里第一反應是固定不變的,例如水質理化指標。那么,水生態所涉及到的監測指標都是一成不變的嗎?答案并非如此。

                李曌表示,“目前的監測指標是在現有監測能力基礎上確定的,未來隨著監測能力的不斷提升,監測指標體系會逐漸健全。例如,原部分流域由于監測能力限制,不具備開展著生藻類監測的條件,目前,著生藻類已作為監測指標的必選內容之一。”

                而隨著管理需求的不斷擴大,水生態監測的指標也在逐步增加。“2020年重點流域水生態監測工作,生境監測指標僅包括現場生境調查,隨著流域水生態保護管理工作的不斷深化,增加了水源涵養區生態系統質量、水生生物棲息地人類活動等指標。”

                當前,部分重點湖泊水華加劇,水生態系統失衡,已成為美麗中國建設的突出短板,這對水生態監測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李曌也表示,“未來,隨著監測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監測指標會被納入試點監測范圍。比如水華預警監測、基于環境DNA的水生生物多樣性監測、基于高光譜等技術的中小尺度生境監測等。”

                生物監測技術的特點

                開展水生態監測必然要依靠生物監測技術。生物監測技術是借助生物學知識,監測生物與環境的關系,評價水污染。在不同的生物層面,監測的內容也不同。生物監測技術的主要特點如下:

                (1)生物監測靈敏度高。傳統的監測技術只能在污染濃度高的環境中檢測,而生物監測技術即使在污染濃度極低的狀態下,也能在短時間內做出反應,并提供實時監測。

                (2)生物監測直接反映水污染對生態系統的影響。當某一地區發生水污染時,該地區的生物種群會通過食物鏈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通過長期監測可以了解污染物的來源,適用范圍更廣。

                (3)生物監測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該技術的監測過程非常簡單,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它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取更多有用的信息,實現水體的全過程監測,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4)生物監測技術的有效應用。生物監測技術可以同時監測不同生物在污染環境中的表現,便于技術人員掌握水體污染的程度,進行綜合評價。

                瀟灑培訓歡迎你(瀟灑學校)

                案例:2022年陜西省河流總體水質優

                “十四五”以來,陜西省生態環境廳工作目標從“十五”的“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轉變為“十四五”的“力爭實現有河有水、有魚有草、人水和諧”,堅決打好黃河生態保護治理、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在“十三五”水質顯著改善的基礎上,2022年全省河流總體水質優。

                國家考核的111個國控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107個,占96.4%,好于2020年7.2個百分點,優于2022年國家考核目標6.3個百分點;無劣Ⅴ類斷面,好于2020年3.6個百分點,優于2022年國家考核目標2.7個百分點。黃河流域65個國控斷面中,Ⅰ~Ⅲ類比例達93.8%,無劣Ⅴ類斷面,黃河(陜西段)及渭河、延河等主要支流水質全部為優。長江流域46個國控斷面水質全部達到Ⅱ類以上,優良率100%,保障了南水北調水質安全。漢江(漢中段)被生態環境部提名全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并宣傳推廣。

                今年1-3月,全省河流總體水質繼續保持優。111個國控斷面中,實測109個斷面,Ⅰ~Ⅲ類水質斷面100個,占91.7%,好于2020年同期10.1個百分點。

                “十四五”以來都做了哪些工作?

                一是健全法規,完善政策,發揮政策引領作用。近年來,先后修訂修正《陜西省漢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陜西省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陜西省渭河保護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出臺《陜西省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專項規劃,制定印發年度碧水保衛戰工作方案。

                二是上下協同,流域共治,落實屬地治污責任。建立水生態環境問題解決機制,逐月分析、預警、通報,督促相關市(區)整治環境問題。將渭河、漢丹江流域水污染補償經驗擴展至全流域,制定《陜西省“十四五”水生態環境保護補償方案》,實施月預警、季通報、年扣繳,扣繳資金用于獎勵工作力度大、水質改善明顯的市(區)。

                三是統籌三水,系統治理,構建水環境保護新格局。2022年國家考核陜西省的11個重要斷面生態流量全部達標,助力“有河有水”目標任務實現。加強再生水利用,指導延安市、榆林市成功入選第一批全國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城市。開展黃河、長江流域水生態健康調查,在重要河流、湖庫開展水生態監測,已布設18個水生態監測站點并啟動相關監測工作。

                四是突出重點,精準施治,狠抓重點流域治理。聚焦延河、北洛河、清澗河、石川河等重點河流及水質不達標斷面,開展跨區域河流協同治理。

                五是科學劃定,強化監管,確保飲用水水源安全。目前,全省共劃分水源地保護區767個,其中市級45個、縣級130個。完成637個市、縣級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組織開展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環境狀況評估和農村飲用水水源調查評估。

                六是以人為本,統籌城鄉,努力改善城鄉人居環境。通過在線監測、執法檢查、環保督察等手段,督促實施《陜西省黃河流域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目前黃河流域112座污水處理廠已按照準Ⅳ類排放標準實施改造,入河污染物顯著減少。組織開展2022年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城市黑臭水體實現長制久清、動態清零,同時啟動縣級城市黑臭水體排查整治工作。

                七是加強監測,嚴格管理,提升水環境綜合監管能力。建成234個覆蓋全省黃河、長江兩大水系101條河流和4個湖庫的手工水質監測網、80個省控以上水質自動監測站,水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全面建成。開展入河排污口專項排查整治,對入河排污口進行“一張圖”數字化動態管理,推進建立“收納水體-排污口-排污通道-排污單位”全過程入河排污口監管體系。



                • 聯系人:石老師/丘老師
                • 電話:15818402896 / 15019229965
                • 郵箱:qiufukang2007@163.com
                • 主辦單位:東莞市橫瀝瀟灑職業培訓學校
                • 技術支持:廣東智造人才信息技術科技有限公司
                • 招生熱線:0769-82801009
                電話咨詢
                免費試學
                在線地圖
                在線客服
                1. <em id="kk81l"></em>
                        1. <em id="kk81l"></em>
                          <em id="kk81l"></em>
                        2. <em id="kk81l"></em>

                            老婆的视频完整版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