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興農行動計劃(2021—2025年)》發布! 行業營收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
家政業是朝陽產業,既滿足了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的就業需求,也滿足了城市家庭育兒養老的現實需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這個互利共贏的工作做實做好,辦成愛心工程。
日前,商務部、國家發改委、人社部等14部門聯合印發《家政興農行動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計劃》)。
受益于家政產業發展,走上致富之路的農村勞動者數量不少。商務部數據顯示:我國家政服務從業人員已達3000萬人,約90%來自農村地區。2017年9月以來,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積極推動家政扶貧工作,截至2020年底累計帶動85萬貧困地區勞動力從事家政服務。
著眼未來,家政發展空間依舊廣闊。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近年來,家政服務需求不斷增長,行業營收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2019年,全國家政服務業營業收入達6900億元,同比增長19.7%。“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三孩生育政策實施等,家政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所社會事業室主任邢偉預計,家政服務業有望成為萬億級產業。
商務部數據顯示:中國家政服務行業用人缺口在2000萬人左右,這意味著千萬農村勞動力將有機會借助家政出村進城,實現增收。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農村勞動力接受家政服務培訓、有一技之長后,會有相對穩定的工作和收入,還可以通過再培訓拓展更多就業門路,有力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如今觀念變了,還得做好對接。《計劃》提出,要加強供需雙方對接。通過完善對接幫扶工作機制、創新供需對接方式、建設家政勞務輸出基地等方式,為勞動者搭建就業的“彩虹橋”。
“培育勞務品牌作用顯著。”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建設勞務品牌,有利于提高勞務輸出組織化程度,從業人員就業更加穩定、收入更高、權益更有保障,“要努力打造高品質服務型勞務品牌,讓有意愿從事家政服務的勞動力順利外出就業”。
另外,《計劃》提出加大脫貧人口、農村低收入人口等的家政培訓力度,按規定對符合條件的給予生活費補貼;支持各類實訓基地建設等。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2021年至2023年,將進一步深化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領跑者”行動。通過實行技能等級認定和完善薪酬分配制度,提高從業人員保障水平。
專家表示,完善家政服務業的標準體系,有利于引導行業提高服務質量,形成優質優價、優勝劣汰的良性循環。目前我國在家政服務業標準化和信用體系建設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十三五”時期,各地制定地方性標準規范超160個。家政服務信用體系初步建立,家政信用信息平臺累計歸集1.6萬家家政企業、1200萬條家政服務員信息。
據介紹,國家發改委將科學謀劃產業集聚,建設家政產業園區,搭建區域間供需協作機制,引領家政產業集聚發展。同時,搭建家政信用服務平臺,完善家政信息錄入機制,開展家政企業信用建設專項行動,促進家政服務業品牌化、規范化發展。
內容轉自人民日報:原標題——家政興農 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