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產業違規事件頻出 執法部門加大打擊力度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據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與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1年1-6月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2021年1~6月,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1504.93億元,同比增長7.89%,其中,中國移動端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147.72億元,同比增長9.65%。如此紅利面前,游戲產業違規問題自然屢禁不止、與日俱增。
為了讓游戲產業發展逐步合規,更好的陪伴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國內執法部門今年來不斷加強執法力度,對相關違規行為進行嚴厲懲治,近日浙江省相關執法部門判處了迄今為止的經營數額最高的侵犯著作權罪案件,相關部門經確認后認為,9名當事人以營利為目的,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計算機軟件,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為已構成惡意侵犯相關權利,分別被裁定 1年至4年6個月不等的牢獄生活,并處15萬元至640萬元的罰款。
這個看似尋常的事件已然在游戲行業中產生巨大影響,究其根本原因,是因為此事就涉及游戲行業三大主要非法行為,即版權侵犯、無版號或套版號經營、非法關服。
今天,網絡游戲已成為不少國民不可或缺的放松方式,游戲雖然是虛擬,但早已走入現實、影響現實。而游戲行業作為一個飛速發展、影響面廣、牽涉面多的產業,發展中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如讓游戲行業健康且持續的發展,是我們將要面對的最重要的課題。
當違規行為損害游戲廠商權益,當無版號、套版號運營游戲擾亂市場,當非法關服傷害玩家利益,這些非法行為的背后,受損的是整個游戲產業和業界生態。保障玩家權益、維護正版游戲廠商權益、保持行業發展也是一項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的長期任務,只有打擊違規、嚴懲不法行為,才能營造清朗的網絡游戲環境。
2019年以來,相關部門發布了多項政策和措施,特別是針對未成年人保護推出多項舉措,對網絡游戲防沉迷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明確了游戲企業在研發過程中必須遵循的規則,對游戲企業提供的內容和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游戲行業提供了強大的政策支撐和良性的制度環境,推動了行業更加規范有序發展。這些都為加強對凈化游戲市場、推動游戲產業健康發展已經起到了促進作用。
國家打擊游戲行業的各種非法行為去除頑疾,游戲企業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玩家支持正版游戲維護良好的游戲生態環境,各方共同努力、社會共治、鏟除大山,才能打造一個更加美好和健康發展的游戲產業,才能促進游戲行業邁向更光明的未來。
內容轉自中國日報網:原標題--游戲行業健康發展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