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起眼的插座界,藏著隱形巨頭,一年賺20億!
說到OTA行業,除了攜程,你可能還會想到飛豬;說到奶茶,除了香飄飄,還可能想到優樂美;說到網約車,除了滴滴,神州專車的名氣也不錯......但要說到插座界,對于消費者來說就只有2種:一種是公牛,一種是其它品牌。
在其他行業,消費者通用的都是貨比三家的購物法則,這樣可以盡可能地買到最適合自己的好產品,然而說到插座,大多數人在購買的時候都會毫無猶豫地選擇公牛。在毫不起眼的插座界,公牛可以一年賣出90億。去年12月20日,全球領先的品牌價值評估機構——世界品牌實驗室舉辦的“世界經理人峰會暨中國品牌年度大獎發布會”傳來喜訊,公牛成為2022年“中國品牌年度大獎墻壁開關插座NO.1”。
產品的好品質造就好口碑
公牛插座的品質怎么樣呢?網友@仙仙是這么描述的:2003年,有了人生中第一臺電腦,那時候電腦城裝機店老板告訴我說,地下負一層買配件的有公牛牌子的插座,插得緊,不松動。現在2017年了,電腦換了4個了,插排卻依舊沒換。品質是產品的基石和生命線,不管是企業品牌鍛造,還是品牌認同,都要以質量可靠為基本前提。
公牛也是從家庭作坊起步的。在當時,整個插座行業的生產技術水平都還不是很高,粗制濫造居多,既沒有工程師,也沒有設計師,大家都是相互抄襲,更毫無設計感可言。而且,競爭多了,大家都在拼低價,本來質量就不高的產品更是偷工減料。因此,插座在日常使用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質量問題,次品率非常高,基本上,30個產品能有10個是壞的。
于是,公牛以“制造用不壞的插座”微定位,從產品結構的設計研發入手,結合國家標準,將插座松動、接觸不良、非正常發熱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優化和改造,并且率先運用了按鍵式開關,來確保產品的品質和實用性。正是這種“用不壞”的美譽,讓公牛逐漸與競品拉開了距離
獨特定位,持續領跑 插座行業
作為墻面美學的重要點綴,如何為一個家“畫龍點睛”,就在墻壁開關插座的方寸之間。2007年,阮立平在一次考察中嗅到了變革契機,觸發了投資的決策。當時,中國墻開市場“一片白色”,款式重復,風格單調,且長期為進口品牌所主導。國外展廳內材質豐富、色彩多樣的裝飾開關,在國內卻被跨國公司當作價格不菲的“奢侈品”來售賣。這一現象,打開了公牛布局墻開領域思路。
2012年,公牛率先提出“大眾的奢華”理念,快速確定了“裝飾開關”產品定位,并通過科研創新、優化供應鏈能力,實現大規模工業化生產,讓裝飾開關走進了千家萬戶。為匹配簡約、輕奢、新中式等不同家裝風格,公牛相繼推出包括IMR彩色開關、高晶玻璃開關、施華洛世奇·水晶開關等,先后斬獲德國iF、紅點等20余項國內外設計大獎。之后,公牛發布的大師系列超薄款墻開新品,更堪稱開關蝶變升級的驚艷之作,開啟了國內開關行業的“墻面藝術品”時代。
作為家庭電源的主要輸出口,“安全”始終是消費的第一關鍵詞。為此,公牛力爭把一厘米的產品做到一公里深。公牛正式成為民用電工行業首家中國航天事業合作伙伴,不僅要把航天級科技與安全質量標準引入家庭安全用電領域,同時還將通過協同研究與技術探索,助力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
以硬實力對標航天標準,源于公牛對安全科技幾十年如一日專業專注的探索。立身“安全用電專家”,不論是插座、墻壁開關業務,還是拓展至LED照明、數碼配件、新能源充電樁及充電槍等領域,引領行業打開安全用電科技想象力、攀升品質新高度,也為消費者提供更科學完善的安全用電體驗。迄今,公牛集團累計獲得1990項專利、240余個國內外產品認證,主導及參與93項國家及行業標準制定,并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墻壁開關插座生產研發基地,掌握了防過充、防短路、防電涌等六大安全科技。
27年來,公牛一路響應時代、回應市場。創立之初,就運用工業設計的理念,率先創新推出“用不壞的插座”,到推出業內首個按鈕式開關插座,再到創新漏電保護插座、防雷插座……在安全與品質不斷升級的過程中,公牛從2001年至今一直穩居國內插座消費市場第一。
老牌制造業追趕新浪潮
顛覆你的不一定是對手,而是時代。就好比不斷開疆拓土的公牛,怎么也不會想到,某一天自己的根基——插座——會被賣手機的小米偷襲。借助“生態鏈”的打法,小米多年來在IOT領域玩得風生水起,插線板便是其中一環。2015年,小米發布了一款帶USB接口的插線板,這款產品延續了小米性價比的特色,定價49元,比同類型產品價格低了10-15元。但小米顯然低估了公牛在插座市場的地位以及多年來在精密制造上的精進。僅3個月后,公牛便拿出跟小米插線板“像素級”相似的產品,定價比小米還要低1元,僅7小時,首批5萬臺便銷售一空。
有券商做過測算,2018年小米插線板賣了482萬個,跟公牛每年3億個插線板的銷量相比,幾乎不在同一維度。面對科技感十足的手機新銳,公牛的應對之策也很簡單,標語上寫得明白,“23年積累制作”。
如前所言,插線板雖不起眼,對安全屬性卻要求甚高,20多年前的公牛正是把握了這一點才能從草莽江湖突出重圍。相比于小米強調的“藝術性”,用戶對公牛基因里自帶的“安全性”顯然更買單。但必須承認的是,小米這一出“偷襲”確實給公牛這家老牌制造業敲響了警鐘,正如當時媒體所言,“如果沒有小米攪局,平時高冷的公牛,如此配置的插線板不可能48元還包郵。”科技新浪潮下,公牛以“用電”為核心開展了多業態的布局:2016年,公牛集團進軍數碼配件領域,主攻充電器產品;2021年,公牛又開始布局充電樁領域,劍指新能源汽車。
如今,公牛集團形成電連接(轉換器、數碼配件等)、智能電工照明(墻開插座、LED照明智能門鎖等)和新能源(充電槍/樁、便攜式儲能等)三大業務板塊,2022年營收超140億元,同比增長13.70%。其中,新能源業務表現搶眼。2022年3月,公牛集團開始建設新能源渠道,在C端渠道上通過標準化的“配送訪銷”流程積累了5000多家分銷商資源;B端渠道上,公牛先后與中國電網、吉利等業內知名企業達成合作。2022年,新能源業務同比增長638.62%。
2021年,“十四五”開局之年,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關鍵之年。站在新起點,公牛“走遠路”的方向更加明晰:“立足國內,進軍海外”。在阮立平眼里,公牛的成長就像野草,大風大浪之中一路自主摸索。內貿出身讓公牛走得更遠,行業特征也決定了公牛將繼續扎根國內,深度開發中國這一世界級市場。進軍海外,公牛不逐利、不走量,只為向強者看齊。事實上,早在2005年,公牛便開始接收外貿訂單。多年來,外貿板塊的年度銷售額始終保持著控制性增長。
“做生意的對象很重要,我們做外貿不為賺錢,是為了學習。”阮立平坦言,公牛“出海”只為一個目的:與羅格朗、施耐德等同行業的世界大牌建立起技術、產品、管理等一系列聯系通道。“見賢思齊,與強者為友是公牛投身國際市場的初衷,定能幫助公牛走得更遠。”